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纷纷打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面对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玉泉有这样一群人,因为职责,因为担当,义无反顾的成为“逆行者”。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最无悔的信念,书写着一段又一段感人事迹......
孙华:活跃在“疫”线的社区“大管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边是1400多户居民,3800余人的社区需要守护,一边是6岁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大家和小家面前,玉泉区兴隆巷街道四里营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华毫不犹豫地冲上战“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勇当“守护者”日夜坚守防疫一线,守护社区一方平安。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社区“大管家”,孙华便再没有停下忙碌的身影,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马不停蹄奔走在辖区7个小区各个疫情防控卡点,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社区肩负着疫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任,是群防群控的‘第一道关口’,身为党员干部又是社区管理者,我会坚守一线。疫情在,我就在……”孙华用非常坚定的眼神说道。
龚波:用心用脑 坚守“疫”线
龚波是玉泉区西菜园街道温都日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龚波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坚守岗位。凭借多年在社区工作的经验,龚波积极开拓群防群控战斗思路,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冲锋在前。
在疫情防控工作初期,龚波立即组织召开由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派出所、物业等成员参加的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会上成立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会后立即开展行动,联合派出所对社区所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劝散。组织人员重点对武汉等地返呼人员逐户开展第一次摸排和健康问询工作。指定专人定时对社区公共场地进行消杀工作。封闭小区各出入口,在保留的出入口设立检测点,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问询、登记、测温。忙碌的工作只能暂时放弃对家人的陪伴,正月初八是儿子生日,正月初九是女儿生日,身在一线工作的龚波不敢接触孩子,孩子生日夜里,龚波带上些生活物质送到家门口,隔着门和家人说了说话,就又返回了岗位上。
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的紧要关口,处处留下他忙碌的身影,龚波始终冲锋在第一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坚决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娜:小巷总理“娜书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玉泉区大南街街道小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娜第一时间牵头召开了居委会、业委会、社区民警+物业公司组成的“3+1”联席会议,在所辖的9个住宅小区中大力推行一个封闭、两个提倡、三个一律、四个彻底的“1234”管控法。她从整理户卡信息入手,不到半天时间,就将辖区300多户疫情重点地区籍居民的信息全部排摸清楚。
面对返程高峰的压力和每天成倍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千头万绪的艰巨任务,李娜并没有陷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窘境中,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带领她的团队制定了“社区力量全部下沉”“宣传声势全线铺开”“人员信息全面摸排”“重点区域全力管控”“关怀疏导全程紧跟”“社会力量全面动员”的“六全”机制,推动社区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守望相助、有序进行,践行着“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的铮铮诺言!
李娜说:“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隔离是关键环节,防护好一个人,就等于防护好一个家,每个家庭的安全,就是我们社区的最大幸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居民越来越配合工作,平时不相往来的邻居,其实并没有把爱挡在门外,经常主动为我们送饭、送防护用品。特别是,有那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党员志愿者和我们并肩作战,相信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
李艳俊:冲在第一线 战在最前沿
疫情来袭,四里营东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艳俊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毅然决然的冲在第一线,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
社区片区大,流动人口多。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李艳俊勇担当主作为,及时召集社区及机关下派干部等帮扶力量,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张贴公告、微信群联络等多种形式,实行全覆盖排查,分片走访辖区群众,多举措阻断病毒传播。
在疫情防控战“疫”中,他既是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又是群防群控的宣传员。大喇叭、微信群、二维码......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社区居民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来,开展入户宣传、排查登记、卡口检查、公共区域消毒等志愿服务,既壮大了抗疫队伍,也增强了抗疫力量。排查中,一些居家隔离的居民一开始不配合,经过李艳俊耐心沟通交流,最终自觉服从管理到社区进行登记。在返乡人员和外来人员摸排中,李艳俊坚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力量让我们坚信必胜。春潮澎湃,那是无数战“疫”英雄奋进的足音。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19号
邮编:010030
联系电话:0471-493856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纷纷打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面对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玉泉有这样一群人,因为职责,因为担当,义无反顾的成为“逆行者”。他们用最执着的坚守、最无悔的信念,书写着一段又一段感人事迹......
孙华:活跃在“疫”线的社区“大管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边是1400多户居民,3800余人的社区需要守护,一边是6岁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大家和小家面前,玉泉区兴隆巷街道四里营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孙华毫不犹豫地冲上战“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勇当“守护者”日夜坚守防疫一线,守护社区一方平安。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社区“大管家”,孙华便再没有停下忙碌的身影,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马不停蹄奔走在辖区7个小区各个疫情防控卡点,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社区肩负着疫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任,是群防群控的‘第一道关口’,身为党员干部又是社区管理者,我会坚守一线。疫情在,我就在……”孙华用非常坚定的眼神说道。
龚波:用心用脑 坚守“疫”线
龚波是玉泉区西菜园街道温都日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龚波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坚守岗位。凭借多年在社区工作的经验,龚波积极开拓群防群控战斗思路,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冲锋在前。
在疫情防控工作初期,龚波立即组织召开由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居民代表、派出所、物业等成员参加的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会上成立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会后立即开展行动,联合派出所对社区所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劝散。组织人员重点对武汉等地返呼人员逐户开展第一次摸排和健康问询工作。指定专人定时对社区公共场地进行消杀工作。封闭小区各出入口,在保留的出入口设立检测点,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问询、登记、测温。忙碌的工作只能暂时放弃对家人的陪伴,正月初八是儿子生日,正月初九是女儿生日,身在一线工作的龚波不敢接触孩子,孩子生日夜里,龚波带上些生活物质送到家门口,隔着门和家人说了说话,就又返回了岗位上。
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的紧要关口,处处留下他忙碌的身影,龚波始终冲锋在第一线,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坚决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娜:小巷总理“娜书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玉泉区大南街街道小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娜第一时间牵头召开了居委会、业委会、社区民警+物业公司组成的“3+1”联席会议,在所辖的9个住宅小区中大力推行一个封闭、两个提倡、三个一律、四个彻底的“1234”管控法。她从整理户卡信息入手,不到半天时间,就将辖区300多户疫情重点地区籍居民的信息全部排摸清楚。
面对返程高峰的压力和每天成倍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千头万绪的艰巨任务,李娜并没有陷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窘境中,凭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带领她的团队制定了“社区力量全部下沉”“宣传声势全线铺开”“人员信息全面摸排”“重点区域全力管控”“关怀疏导全程紧跟”“社会力量全面动员”的“六全”机制,推动社区疫情防控群防群治、守望相助、有序进行,践行着“民有所求,我有所应”的铮铮诺言!
李娜说:“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隔离是关键环节,防护好一个人,就等于防护好一个家,每个家庭的安全,就是我们社区的最大幸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居民越来越配合工作,平时不相往来的邻居,其实并没有把爱挡在门外,经常主动为我们送饭、送防护用品。特别是,有那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热心党员志愿者和我们并肩作战,相信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
李艳俊:冲在第一线 战在最前沿
疫情来袭,四里营东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艳俊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毅然决然的冲在第一线,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
社区片区大,流动人口多。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李艳俊勇担当主作为,及时召集社区及机关下派干部等帮扶力量,周密安排精心组织,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张贴公告、微信群联络等多种形式,实行全覆盖排查,分片走访辖区群众,多举措阻断病毒传播。
在疫情防控战“疫”中,他既是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又是群防群控的宣传员。大喇叭、微信群、二维码......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社区居民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来,开展入户宣传、排查登记、卡口检查、公共区域消毒等志愿服务,既壮大了抗疫队伍,也增强了抗疫力量。排查中,一些居家隔离的居民一开始不配合,经过李艳俊耐心沟通交流,最终自觉服从管理到社区进行登记。在返乡人员和外来人员摸排中,李艳俊坚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总有一些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总有一些力量让我们坚信必胜。春潮澎湃,那是无数战“疫”英雄奋进的足音。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