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幸福之花就开在哪里。现在的玉泉区,一幅幅新时代文明实践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在玉泉区,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古韵玉泉;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犹如盛开在北疆沃土上的鲜红的山丹花,把文明馨香播撒进了千家万户,把“共产党好”写在了“泉”民的心上……
2022年,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全面展开。一年多来,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总要求,着力破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的问题,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千万朵蕴含着希望、活力、正能量的“山丹花”,把党的创新理论、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玉泉大地,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长大。
把故事讲好、把道理讲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毛道村充分发挥“家门口”宣讲阵地的作用,通过举办理论宣讲活动、普法活动、道德模范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方言土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基层有滋有味、有趣有料地传递给村民们,让理论从“云端”飞到百姓家。
在前毛道村村口,“土专家”和“草根”宣讲员再次开始了“今日”理论宣讲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案例,讲身边人身边事,聊变化、说政策、谈未来,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了解时事,往往最受群众欢迎。“大家就爱听我的大白话,大白话讲大道理,大家才听得懂!”前毛道村村民高阿姨爽朗地说道。
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纷纷化身“堂前燕”、“田间燕”、“林中燕”、“云上燕”,以大众的理论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化身“堂前燕”,走街入户,做群众家门口的贴心人,将党的各项政策以唠家常的形式,讲给居民听。
“你点这个就能查询到近两年的一卡通明细”,手把手教群众进行一卡通查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讲解“五个事实道理”,让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参与者和推进者。志愿者们成为了群众家中的常客,发现问题及时在群众家中为其解答,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反馈解决,宣讲政策到位,解决问题有回音。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以服务群众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一批批志愿者投身人居环境治理,一场场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百姓生活,一次次惠民服务温暖人心。小黑河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对症下药”。瞄准需求才能办好实事。每逢节日临近,小黑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会发起慰问活动,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及春节,志愿者们来到小黑河镇达赖庄村,为村民们带去花生油、面条、八宝粥等生活物资,让人们心里暖洋洋。
“头头事道”暖人心。“头头事道”志愿服务项目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具体实施,将村内分成6个志愿服务网格,始终坚持“干什么,先听群众说;怎么干,先由群众商;群众的事,让志愿者去办;办得怎么样,让群众来评判”,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村民需求,结合帮办代办,为村民送去关爱和温暖,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自从开展“头头事道”志愿服务以来,全村共有65名村民提出服务需求,梳理并完成55项,已包联到人38项,长期开展17项,已完成长期包联的也在按照要求积极推进。志愿者参与率达到98%,项目完成率100%,村民满意率100%。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19号
邮编:010030
联系电话:0471-4938562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幸福之花就开在哪里。现在的玉泉区,一幅幅新时代文明实践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在玉泉区,处处涌动着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古韵玉泉;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犹如盛开在北疆沃土上的鲜红的山丹花,把文明馨香播撒进了千家万户,把“共产党好”写在了“泉”民的心上……
2022年,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全面展开。一年多来,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总要求,着力破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的问题,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千万朵蕴含着希望、活力、正能量的“山丹花”,把党的创新理论、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玉泉大地,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长大。
把故事讲好、把道理讲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毛道村充分发挥“家门口”宣讲阵地的作用,通过举办理论宣讲活动、普法活动、道德模范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方言土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基层有滋有味、有趣有料地传递给村民们,让理论从“云端”飞到百姓家。
在前毛道村村口,“土专家”和“草根”宣讲员再次开始了“今日”理论宣讲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案例,讲身边人身边事,聊变化、说政策、谈未来,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了解时事,往往最受群众欢迎。“大家就爱听我的大白话,大白话讲大道理,大家才听得懂!”前毛道村村民高阿姨爽朗地说道。
玉泉区小黑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纷纷化身“堂前燕”、“田间燕”、“林中燕”、“云上燕”,以大众的理论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化身“堂前燕”,走街入户,做群众家门口的贴心人,将党的各项政策以唠家常的形式,讲给居民听。
“你点这个就能查询到近两年的一卡通明细”,手把手教群众进行一卡通查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讲解“五个事实道理”,让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参与者和推进者。志愿者们成为了群众家中的常客,发现问题及时在群众家中为其解答,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反馈解决,宣讲政策到位,解决问题有回音。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以服务群众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一批批志愿者投身人居环境治理,一场场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百姓生活,一次次惠民服务温暖人心。小黑河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对症下药”。瞄准需求才能办好实事。每逢节日临近,小黑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会发起慰问活动,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及春节,志愿者们来到小黑河镇达赖庄村,为村民们带去花生油、面条、八宝粥等生活物资,让人们心里暖洋洋。
“头头事道”暖人心。“头头事道”志愿服务项目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具体实施,将村内分成6个志愿服务网格,始终坚持“干什么,先听群众说;怎么干,先由群众商;群众的事,让志愿者去办;办得怎么样,让群众来评判”,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村民需求,结合帮办代办,为村民送去关爱和温暖,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自从开展“头头事道”志愿服务以来,全村共有65名村民提出服务需求,梳理并完成55项,已包联到人38项,长期开展17项,已完成长期包联的也在按照要求积极推进。志愿者参与率达到98%,项目完成率100%,村民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