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条件优势
玉泉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辖区南部地势平坦、空间广阔,是融入呼包鄂协同发展、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商业综合体的广阔前景。二环快速路、滨河南北路与昭君路、巴彦路、锡林路相互贯通,209国道、103省道、呼准铁路、绕城高速、地铁二号线纵贯全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与广袤空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首府面向新机场、发展现代物流基地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大黑河、小黑河、扎达盖河、乌素图河汇聚在玉泉,与珍贵的湿地共同形成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宝藏,通过不断发展沿河景观、游园广场、高端服务综合体等生态产业,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绿色发展理念与现代经济共融共生。
文化旅游优势
玉泉区作为呼和浩特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民俗特色,境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召庙浩特”之称。有“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文化博物院,御马刨泉美丽传说的玉泉井,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五塔寺召,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明清时期的塞上老街,旅蒙晋商“大盛魁”旧址,“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融合地方民族特色的观音寺,以草原文化为背景的蒙古风情园,蒙元建筑风格的文化景观街和大型休闲景观区的南湖湿地公园等一大批人文景观。形成了一条以昭君路为轴线,展示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风情旅游带。玉泉区现有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1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保单位 17 处;红色旅游景区2处。先后获得“中华民族文化旅游名片”和“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称号。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玉泉区将以“青城印象”“青城祝福” “吉城文苑”等十大旅游核心板块打造内蒙古城市旅游新标杆。玉泉区2024年接待游客7705.58万人次,总收入9.22亿元。
作为呼和浩特的旅游观光中心,玉泉区已经形成了以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休闲为主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构筑起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旅游经济体系。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生态观光游业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潜力巨大。
农业资源优势
玉泉区地处土默川平原,这里的大青山:南濒黄河及和林格尔黄土丘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水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旱稻、豆类、马铃薯等作物和各类蔬菜,是内蒙古的“米粮川”。玉泉区现有行政村50个,玉泉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6万亩,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以玉米种植为主,小麦、旱稻、保护地蔬菜和明地蔬菜等作物种植协同推进的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玉泉区正着力规划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全域统筹规划和优化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计划通过特色种植养殖、田园旅游观光、民俗民宿体验和特色小镇等项目的引进和实施,构建服务型、生态型、智慧型、融合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商贸物流大数据优势
玉泉区现已形成农副产品、家居建材、汽配交易、服装批发等专业市场集群,美通市场、华美汽配、居然之家等专业市场布局合理,商贸物流网络优势明显。随着产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玉泉区将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支撑,全力构筑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新型商业综合体为一体的府城南现代商圈。凭借区位优势和土地存量优势,推动玉泉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呼和浩特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国家大数据综试区”,依托和林格尔新区、科技城2个核心区域,已形成“两大产业园区、三大数据中心、一批大数据应用”的发展格局,也是全国第6个设立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的地区,借助全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契机,玉泉区着力打造了玉泉大厦“双创”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质科研、大数据和5G技术应用企业,有效发挥科技企业的焦聚效应,努力构建面向西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与研发集聚中心,促进高科技成果在“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应用。
政策供给优势
玉泉区着力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为玉泉区发展带来新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引进人才政策等都将在我区发挥最大效能。针对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项目,还可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特殊政策,推进项目落地。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19号
邮编:010030
联系电话:0471-4938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