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1152802TC/2020-00151 | 主题分类:城市规划 |
发文机构:土地储备项目服务中心 | |
成文日期:2020-08-14 |
索引号:0001152802TC/2020-00151 |
主题分类:城市规划 |
发文机构:土地储备项目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2020-08-14 |
来 源:土地储备项目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批示及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2020年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计划》,结合《呼和浩特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呼党办发[2018]12号)目标任务,根据《呼和浩特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特编制《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章盖营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
本规划于2020年7月21日通过初步评审会,修改完善后于2020年7月31日通过专家评审会,会后编制单位依据评审意见进行相应修改与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将本次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如有异议,请向玉泉区土地储备项目服务中心书面反映。
公示日期:2020年8月14日至2020年8月24
联系电话:0471-3910657
联系地址:玉泉区滨河北路恒大绿洲南门对面二楼
规划概述
一、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
二、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庄的不同条件,分别对人居环境进行规划,不搞一刀切。
2、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学习借鉴浙江等地区的经验,通过试点示范有序推进。
3、注重保护,留住乡愁,注重乡土味道,不搞大拆大建,综合提升村庄风貌。
4、村民主体,激发动力,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顺序和标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
5、管建并重,长效运行,建立管理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6、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明确各方责任,建立监督考核标准,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
1、户厕和公厕改造
2、生活垃圾处理
3、生活污水治理
4、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村容村貌建设
6、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四、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交通整治
因修S103省道,原西北进村口被堵,村民回村需从西南方向绕行约6公里。因此,结合村民意见,在村庄东侧规划一条进村路,与生物制药厂西路相接,宽度10米,长度约1.1公里。
将现状土路硬化,以满足村民通行的需求。
(二)环保环卫整治
1、公厕布局规划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指示,在人口较大及其他有必要的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规划将村庄内旱厕改为水冲式厕所,并在村庄西南部规划水冲式公厕一座。
2、环卫设施规划
本次整治将在村庄内增加三个垃圾收集池和一个垃圾转运站。同时以户为单位配置垃圾分类箱,使生活垃圾合理分类、回收和利用,村庄生活垃圾从源头治理。
3、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
硬性监管模式——制定村庄保洁制度、加强分层考核。
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中的卫生要求(如街道卫生、广场卫生)制定成保洁制度,将制定后的保洁制度交由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软性监管模式——发挥村庄乡贤、党员、先进个人、星级居民的示范影响作用。
(三)建筑风貌改造
1、建筑风貌改造原则
在改造中,基本按照原有的建筑风貌,保存了村庄原有的建筑肌理,对于延续村庄的历史文脉、保存传统的建筑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村内现存部分质量较差的房屋进行拆除和重建。在整治改造中推荐建筑主体墙身采用黄色和红色、建筑的屋顶、檐口、装饰柱、装饰花砖采用红色,拆除原有彩钢屋顶,采用瓦片重新安装,恢复乡村应有的特色。
2、住宅外墙
对乡村建筑立面标语、广告的内容和式样等要逐步规范,以优美、文明的村环境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四)公共空间整治
本次公共空间整治主要包括活动广场、公共绿地和道路的防护绿地进行改造,对公共空间绿化率进行提高。对于村庄内不同级别的道路进行分级绿化。新增加一处公共绿地供村民游憩。
(五)污水工程规划
本次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规划了污水管网主线管径500mm,支线管径300mm,污水流向班定营村污水处理厂。
(六)供热工程规划
本次整治系统的规划了村庄的供热管网,使管道通入每家每户,实现100%集中供暖,减少煤炉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七)农业生产附属物处理
1、养殖废弃物处理
1、养殖密集区或大规模养殖场通过氧化塘贮存,变成有机肥返田利用。
2、配套农田的规模养殖场通过氧化塘贮存或沼气工程,变成底肥返田利用。
2、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
扶持秸秆生态养殖蚯蚓与有机肥加工项目、有机还田等。
3、农膜管制
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低于0.01mm的地膜,保证不合规产品不出厂、不进店、不下田。
技术推广: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其共混料为主要原料,加入氧化-生物双降解添加剂及其他辅助材料,经加工制得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氧化生物降解的地膜。
4、化肥农药使用减量
技术性措施
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率,做到节水节肥提质增效;增施有机肥料,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推广使用质量好的商品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推广新肥料新技术,包括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化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推进机械施肥,实施机械深施、机械追施、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八)产业规划
1、发展现代农业。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农业;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良种培育、作物栽培管理、水肥控制、耕种技术、防虫治病等,另外采用新型农业技术装备和先进的耕作方式促进农业增产。
2、发展设施农业、光伏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
3、完善产业结构,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综合利用加工。以小黑河镇为中心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4、以周边现有工业产业、物流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人口优势,与周边村落联动发展,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催生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