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001152802ZJ/2020-00229 | 主题分类:机关事务 |
发文机构:兴隆巷街道 | |
成文日期:2020-07-08 |
索引号:0001152802ZJ/2020-00229 |
主题分类:机关事务 |
发文机构:兴隆巷街道 |
成文日期:2020-07-08 |
来 源:兴隆巷街道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我街道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玉泉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现将《兴隆巷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街道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支队长。要组织在职党员、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组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2.村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小队长。农村要围绕“一学两建五改五提升”,组建各类互助式的志愿服务队伍。社区要围绕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组建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
3.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要做好志愿者培训。要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文明实践基本常识培训、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培训,通过编印本土化教材,开办志愿服务专题培训班,努力将骨干志愿者培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将农村致富带头人、小能人、乡土好人培养成为农牧民群众身边的教师,实现送服务与种服务相结合,使文明实践所逐步成为引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中心。要探索建立以服务时长为基础、以各方评价为依据、以正向激励为目标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制定相应激励和回馈办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深入。
(四)明确工作职责
坚持街道、村社区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原则,把问题解决在当地,防止“层层上交”“菜单旅行”。
1.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2.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基层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村社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3.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组建好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志愿服务队伍管理员1名,根据基层群众需求,按照中心统一调配,引导广大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五)规范服务流程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围绕六个基本步骤来开展,并在工作中根据实际不断完善细化,形成规范有效的工作流程,打造群众满意的常态化服务项目。
1.精准收集群众有效需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了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特别是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及特困群体,掌握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常态化坚持落实。
2.做好需求的梳理分析,能归类的要设计成分众化的需求,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需求,也要根据供给能力建立特殊需求单。
3.对接供需两端,形成常态化服务菜单,面对社会发布菜单,让群众点单。
4.志愿服务队接单或所站派单,精准对接需求,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5.群众评单、组织验单,由群众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评价,所、站要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总结。
6.开展新一轮需求征集、梳理,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闭环。
三、重点工作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深化拓展,不断提升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高举思想旗帜,学习传播科学理论
1.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建好学习讲堂等阵地,组建好理论宣传宣讲志愿者队伍,成立群众宣讲团,充分运用微信宣讲、音频录播、大喇叭等方式,重点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每年举行学习讲堂、道德讲堂12次,建立“点餐式”传习机制,所讲内容由市民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接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派单”,“理论学习平台”志愿服务队“送单”。
2.宣传宣讲好党和政府有关政策。要分行业组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抓好民生政策、科技科普、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司法等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政策、医疗健康、法律服务等内容开展宣讲服务。坚持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乡村百姓家”。
3.积极推广应用“学习强国”平台。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农民党员、居民党员运用“学习强国”开展学习,定期运用平台开展理论测试。建立完善积分制奖励制度,对学分优秀的党员,给予嘉许奖励,提高学习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落实政治责任,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1.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着力强化各级党组织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职责。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沉在第一线扎扎实实做群众工作,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知道感党恩、认真听党话、始终跟党走,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托。
2.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深入推进意识形态网格化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点,大力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始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内容和考核范围,作为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3.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普遍开展“民主法制宣传周”“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腐朽落后文化及邪教侵蚀。
(三)围绕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1.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加强身边榜样、平民英雄的推荐和宣传,形成“层层树典型、月月有榜样、人人学先进”的局面。
2.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继续开展“六在青城”、“三百示范”、“道德讲堂”、“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讲巡演”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全年不断线”。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地方特色,扩大群众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市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首府人”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市民群众践行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节俭用餐不浪费、红白喜事不奢办、言谈举止不粗俗、文明上网不低俗、旅游观光不任性、经济生活不失信等文明行为,重点深化文明旅游、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工作要抓住重要节点、重点人群、重要关节,开展文明旅游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警示,贯彻落实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建设良好出游环境。文明交通行动要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各行其道”等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交通安全执法,强化守法、安全、文明出行的规矩意识。
(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围绕开展“我们的节日”民俗节庆主题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等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动员组织文艺小分队下基层,以小品、小戏、快板等群众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每年至少开展30次文艺服务活动,通过活动,梳理萃取传统文化中修身劝学、敦亲睦邻、理家育子、待人处世等思想精华,提升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礼敬。
2.深入开展“乌兰牧骑+”行动。建立完善乌兰牧骑网格化惠民演出活动体系,扎实推进“七个一”建设,开展“文化结对子”、“文化走亲”等流动服务,以精准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为群众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环境,邀请乌兰牧骑深入基层演出。深化“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突出“三送三问”(即送思想、送服务、送文明,问需求、问问题、问计策),深入开展“乌兰牧骑式”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当中,逐步将乌兰牧骑精神培育成为内蒙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进而成为新时代内蒙古人鲜明的精神气质。
3.深入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围绕大召庙会、烧麦文化创意展示大赛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庆活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4.推进全民阅读行动。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单位,加快推进新时代草原书屋深化改革试点建设,深入开展“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等活动,形成全社会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创新阅读方式,倡导“网络书香”,组织各类以“阅读”为主题的青年互动、网络交流、经典诵读等时尚活动,促进市民自我修身、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5.加强“楼道文化”建设。集中整治在居民楼道内随意乱涂乱画乱张贴行为,全面清除各类小广告,打造特色楼道文化,占领楼道宣传阵地,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让居民抬眼可见,涵育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