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文件
索引号:0001152802XZ/2021-00658 主题分类:机关事务
发文机构:民政局
成文日期:2021-07-03
索引号:0001152802XZ/2021-00658
主题分类:机关事务
发文机构:民政局
成文日期:2021-07-03

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21-07-03 12:20

来  源:民政局

朗读

今年以来,玉泉区民政局把实施好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改革试点项目作为健全和完善玉泉区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重要抓手予以全力推进。截止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我局在多次请示自治区民政厅、市民政局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玉政办发〔2021〕14号),成立了“玉泉区低保制度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玉泉区多部门联动救助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出台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实现“同区同标”工作实施方案》等,为做好试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政策依据。

(二)启动全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

3月17日上午,召开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动员会议,邀请了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和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的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工作,区民政局局长吴志刚对《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玉政办发〔2021〕14号)做了深入解读,分管区长娜仁对试点工作做了整体部署,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深刻认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实施方案》分工做实做细各项基础工作,分阶段按时推进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实际,努力破解我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全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启动前,区民政局还印发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推进流程图》、《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同区同标步骤图》《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实施图》和《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手册》等。

(三)认真开展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

工作中,我们坚持把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作为改革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狠抓落实。在工作机制的设计上,明确由镇(街道)通过逐村(居)入户排查、一户一案落实救助政策等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区民政局城乡社会救助中心进行全过程业务指导;按计划从2021年4月8日开始启动,在2021年9月15日前全部实现“同区同标”。全区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八个步骤进行。五个阶段分别为组织准备阶段、申请受理摸底排查阶段、调查评议录入阶段、确认发放阶段和工作总结阶段。八个步骤为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动员培训宣传工作、镇(街道)开展摸底排查、调查核实、核算评估、民主评议公示、审核确认、资金发放。截至目前,已按计划顺利完成前期摸底排查工作。

1、认真开展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前期调研

为切实保障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同区同标”工作顺利推进,2021年3月22日至3月26日,玉泉区民政局从镇(街道)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试点工作“同区同标”前期调研工作小组,对小黑河镇密密板村全体村民、班定营村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患病、残疾人员;对昭君路寇家营村65岁以上老年人三个村共计187户324人进行摸底排查,3月30日,组织调研组成员进行入户摸排统计汇总,并对全区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摸底排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出台《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实现“同区同标”工作实施方案》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举办全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培训

2021年4月9日,玉泉区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培训会,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0〕18号)、《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玉政办发〔2021〕14号)和《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实现“同区同标”工作实施方案》(玉低保试组办字〔2021〕3号)做了详细解读,并对具体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同时制定出台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同区同标”摸底排查通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入户调查表》、《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入户调查摸底汇总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摸底排查档案》和《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一册通》等。

3、认真开展保障标准“同区同标”摸底排查工作

(1)认真组织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前期摸底排查工作

根据《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实现“同区同标”工作实施方案》,区民政局组织社会救助中心建立玉泉区低保标准“同区同标”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每周四由民政局局长、分管局长带队与社会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对小黑河镇、各街道办事处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进行督导,确保低保标准“同区同标”工作顺利推进。社会救助中心组建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试点工作联络群”,小黑河镇、各街道责专人联络保障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通过“联络群”及时沟通各地试点工作进度、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好的工作经验做法等。于每周五汇总报送本周总体工作推进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及时汇总备案,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挖掘和提升,确保低保制度“同区同标”工作顺利开展。

(2)认真落实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摸底排查工作

小黑河镇、各街道办事处根据《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实现“同区同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了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同区同标”实施方案,成立了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推进组。截止目前,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同区同标”前期摸底排查工作已顺利完成,经统计全区共计摸排需审核人员427户764人,现已将授权比对信息报送至区民政局信息比对中心,开始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工作,同时各地对报送摸排人员同步开展调查核查工作。

(四)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村(居)民政协理员制度。实现由“被动的事后救助”转变到“积极的事前服务”。2021年6月玉泉区民政局拟定了《玉泉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现正在审核定稿中。

为更好激发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1年6月玉泉区民政局拟定了《玉泉区社会救助容错纠错工作机制》,现正在请示区政府发文中。

(五)积极推进“物质救助+服务保障”工作

针对特困人员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残人员、生活不能自理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我局积极探索,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从生活照料、定期访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方面,为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助餐、助洁、居家适老化改造、心理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及困难儿童关爱等服务,实现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综合服务保障转变。目前,已拟定了《玉泉区“物质救助+服务保障”实施方案》,正在积极开展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工作。

(六)横向联动救助机制初步建立

依据玉泉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我局积极与呼和浩特市12345接诉即办中心及其合作后台数据管理企业沟通数据共享工作,确保群众的线上求助需求在区医保、教育、住房、就业、自然灾害、扶贫、残联、司法等职能部门达到第一时间的响应,初步搭建起部门间横向联动区级救助机制;通过建立工作微信群,在部门间定期交换困难对象信息数据,力争实现困难群众救助“全天候”、“无死角”的既定目标。

(七)智慧救助平台上线运行

2021年3月,我区开始启用“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前期市民政局为智慧救助平台统一配备了硬件设备,我局特邀软件工程师对全区开展了培训工作,为“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启用做好了充分准备。2021年3月通过“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实现了网上审核、确认。从低保申请、审核、确认过程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行政执法规范文书,全流程按照规定审核、确认材料内容和时限进行智能识别,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签字,实现了无纸化审核确认。截止目前,通过“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新审核确认城乡低保对象67户106人,停保86户126人,调整信息331户821人。

二、工作中存在困难

(一)多部门横向联动救助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

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中,目前已印发了《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试点工作联联员的通知》,建立了“玉泉区多部门联动救助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启动了多部门联动救助。但目前执行中,还存在困难群众对“多部门联动救助”了解不多,各相关部门对“多部门联动救助”重要性认识不足,联动救助主动性不高的问题,还未能真正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救助的积极作用。

(二)困难群众对智慧救助平台的使用率不高

我区智慧救助平台至今年3月份启用以来,截止目前,还未有困难群众通过该平台移动终端申请社会救助,致使智慧救助平台的“掌上申请”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不足

近年来,由于社会救助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镇、街道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流失非常严重,各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存在普遍不足,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力推动。

(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救助政策宣传未实现“家喻户晓”

自全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已通过在集中宣传点悬挂条幅、发放低保制度城乡统筹救助政策宣传册;在固定公示栏张贴相关救助政策;通过入户排查面对面宣传救助内容;在镇(街道)社会事务服务大厅LED屏滚动播放社会救助措施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工作,但与实现“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救助政策达到“家喻户晓”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实现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

小黑河镇、各街道办事处根据前期摸底排查情况,进一步做好调查核实、核算评估、民主评议、公示、审核确认、资金发放等工作。预计低保保障标准“同区同标”工作于8月底前完成。

(二)健全各项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保障能力。

1、认真落实好主动发现机制

(1)优化基层民政协理员定期巡访机制

完善现行的村(居)民政协理员制度。村(居)委会民政协(助)理员每月定期开展走访排查,通过入户、问询等方式主动发现生活困难人员,锁定返贫和新增贫困风险较大群体及低收入家庭,及时上报镇(街道)进行认定。镇(街道)15日内将认定情况及时反馈至村(居)委会。实现由“被动的事后救助”转变到“积极的事前服务”。

(2)优化预警监测机制

进一步优化预警监测,通过家庭信息定期比对平台及时调整社会救助保障待遇,同时通过玉泉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发挥“横向联动服务平台”各部门优势,定期交换重病、重残、就业、扶贫等信息,重点排查未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低收入人员,并录入“低收入人员信息数据库”重点关注,对出现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及时启动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认定程序,确保主动发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2、认真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

根据容错纠错工作制度,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社会救助程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核查开展严谨、动态监管到位、公示告知完备后,因申请人提供虚假情况、信息不对称、取证手段有限等客观原因造成的错保、漏保等,依法依规依纪免予追究责任或者从轻、减轻责任追究。在创新试点工作中出现偏差失误乃至错误,认真分析主客观原因,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依规依纪从轻、减轻处理或者免予责任追究。形成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实现向“物质救助+服务保障”转化

充分利用现行的居家和社区为老服务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残人员、生活不能自理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建立第三方照料护理监管机制。购买开展生活照料、访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主体聘请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且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好社会救助对象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加大对全失能半失能老人、困境儿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照料服务,从走进社会救助对象家里提供服务,到走出家门到社区观看文艺节目、到博物馆、科技馆等地参加社会活动。建立制定一对一帮扶制度,组建志愿者队伍,在经济上、就业上等各方面给予持续帮助。实现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服务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实现从重“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服务保障”转变,不断向“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

(三)统筹救助资源,建立医保、教育、住房、就业、自然灾害、扶贫、残联、司法等部门横向联动救助机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

依托玉泉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间“横向联动服务平台”,通过发挥医保、教育、住房、就业、自然灾害、扶贫、残联、司法等职能部门优势,合力共同救助困难对象,构建起分层分类保障制度体系。

加大“多部门联动救助”工作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两微一端”信息平台、政府网站、公开栏等途径加大宣传,让有救助需求的群众知晓“多部门联动救助”各部门工作职责及相关救助政策,进一步增强救助项目内容的透明度。加大“多部门联动救助”工作培训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精准掌握“多部门联动救助”各项举措,进一步提高为困难群众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明确“多部门联动救助”办理时限,定期交换困难对象信息数据,加强“多部门联动救助”单位沟通协调,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实现部门间横向联动救助,有效化解当前“低保捆绑”所带来的“悬崖效应”,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确保真正兜住底兜牢底,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创新、持续、健康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四)推进“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使用工作

通过智慧救助平台,让在享低保、特困人员实时了解享受保障情况及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工作人员通过每户生成电子低保证,即电子二维码实时确认家庭基本情况,实现双向同步对接。通过智慧救助平台实现新申请和在享低保对象信息网上公示,与现行的村(居)公开栏公示、玉泉区村(居)“阳光三务”平台公示共同构建起“24小时阳光公示”。

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册、宣传单、“明白卡”等方式,让有救助需求的群众知晓通过“城乡低保智慧救助平台”移动终端可实现“掌上申请”;让困难群众通过平台及时获取救助资源,真正实现社会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五)强化社会救助购买服务力度

加大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购买力度,通过聘用合同制人员或政府购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来进一步解决基层人员不足的问题,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救助政策,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

(六)拓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渠道

进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不断拓宽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形式,按照“有声音、有视频、有文字、有图片”的目标丰富宣传形式,通过“两微一端”信息平台、政府网站、公开栏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制作“玉泉区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微视频,推送电视台、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播放。争取做到“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救助政策“家喻户晓”。

玉泉区民政局

2021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