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1152802SJ/2024-00101 | 主题分类 | 审计 |
发布机构 | 审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0-29 |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 | 0001152802SJ/2024-00101 |
主题分类 | 审计 |
发布机构 | 审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4-10-29 |
公文时效 |
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家下达我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切块资金管理,保障资金使用到位,切实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效益,玉泉区审计局主动对接区财政局,了解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审计工作在保障地方经济运行质量和政策落实方面探索来看,在特别国债资金的监督管理上,从三个方面提出审计建议加强监督。
一、坚持绩效理念,建立约束和评价制度,使资金监督协同、规范、共同推进。此次超长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监督任务重,而财政绩效管理具有典型的“内部控制”和“行政主导”的特点,在加强资金监督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应在资金安排、范围确定、内部控制等各环节引入绩效评价,通过最终指标的可量化来推动资金管理的规范化,争取促进资金产生效益最大化。
二、探索审计监督关口前移,提高资金监管效率。特别国债应当建立使用台账,实现审计监督“有账可循”的基本要求,通过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各类政策跟踪审计来看,跟踪审计在促进政策落实、提升执行效果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这种方式破解了审计监督滞后的难题,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拓展监督环节,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特别国债资金是要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群众,惠及百姓,有千万双眼睛在关注,随着近年来,我国公开、公示制度的日趋完善,舆论监督也成为了资金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建立起资金分配使用的公示制度,定期公示,让更多的眼睛来监督资金分配、使用的环节,确保资金“不存、不挪、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