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委员会 >> 社情民意

跨境医疗背后潜藏多重风险加强监管为消费者筑牢“防火墙”

发布日期:2025-08-20 10:52   来源:政协办   
A+ A-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医疗资源的日益国际化,跨境医疗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选择。2024年,我国有约31%的中高收入人群计划出国进行医疗美容,其中选择韩国的比例显著增加①,“赴韩”医疗美容成为了跨境医疗的新潮流。根据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赴韩医疗美容的国外患者共计24.8万人,中国患者占17.7%,位居前三②。然而,在“跨境医美热”的背后,一些境外医疗美容机构资质鱼龙混杂,服务参差不齐,通过低价策略和虚假营销诱导消费者掉入陷阱、手术风险难控侵害消费者健康权益、个人信息泄露维权索赔难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跨境医疗的权益,建议建立完善的跨境医疗监管机制,斩断非法营销链条;提升我国医疗美容产业专业度和性价比,减少消费者对跨境医美的依赖;推动国际合作与法律协调,为消费者营造安全、透明、可持续的医疗环境。

二、跨境医疗的主要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虚假营销,隐藏消费升级陷阱。境外医疗美容机构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以“超低价格”、“限时折扣”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手段吸引中国消费者,有关韩国医美的借鉴与推荐话题在小红书上有近300万的讨论,许多消费者仅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便选择跨境医疗美容,而这些信息往往被医疗美容机构夸大或虚构。不少消费者在亲身体验后表示,由于语言不通,在签订合同、了解手术方案、术后修复等方面容易受到误导,从而陷入被动局面。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利用低价项目作为吸引消费者的诱饵,其真正目的是在现场“升级”其他项目,消费者预期体验的超值服务往往变成了再追加费用的“敲门砖”③。例如,有消费者在韩国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水光注射时,被医生以扁平疣为由强行推荐额外治疗,掉入消费陷阱④。

(二)跨境手术风险难控,侵害消费者健康权益。尽管以韩国为首的跨境医疗美容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境外具有相关资格的优质医生资源稀缺,手术质量参差不齐。一名五旬中国女子赴韩整形,麻醉前医生未对其进行全身检查,衡量是否适合麻醉手术,最终因麻醉剂过量导致心脏骤停、脑死亡⑤。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在术后护理、药品供应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补救。2024年,一名中国女子赴韩抽脂,两周内接受三次手术,最终因术后护理不当伤口感染身亡⑥。一些境外医疗美容机构为了追求利润,会收取高额费用但提供廉价手术,部分地陪与医疗美容机构存在利益关联,诱导消费者选择特定项目,在手术中更换约定好的医生或护士进行“幽灵手术”,手术风险增加⑦。

(三)信息泄露侵犯隐私,法律空白维权困难。在跨境医疗美容市场中,中介扮演着重要的联络角色。选择中介时,消费者需要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银行账户等大量个人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这些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导致数据泄露,侵犯消费者隐私,引起纠纷后依靠法律维权困难。跨境医疗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包括医疗合同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侵权责任认定以及域外证据的采信等,但缺乏专门针对跨境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跨国诉讼时不仅涉及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差异,还存在管辖权争议举证难,证据采信难,诉讼成本高等问题,过程极为复杂且耗时。例如,一位赴韩整形失败的大妈在维权过程中往返两地的费用达数万元,律师建议诉讼费用至少还需准备40-50万元⑧,高昂的维权成本使患者望而却步。

三、加强跨境医疗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斩断非法营销链条。出台跨境医疗美容规范措施,形成完善的跨境医疗美容监督机制,防止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设立专门的跨境医疗美容监管机构,负责对跨境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资质审查、服务质量评估和投诉处理,建立并发布韩国医疗美容机构“黑名单”,为消费者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提供参考。加大打击非法跨境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的力度,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清理未在我国备案的跨境医美广告,禁止以“种草笔记”“体验分享”等形式变相推广境外低价引流项目。强制标注风险提示,配合监管部门封禁无资质中介账号,阻断互联网非法营销链条。消费者在选择跨境医疗美容时也应提高警惕,充分搜集信息,关注机构的资质、医生的执业资格以及术后服务保障情况,留存就诊证据,了解涉外医美纠纷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不能盲目跟风网络平台推广和虚假广告宣传,避免掉入消费陷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如利用专业网络平台曝光非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我国医美水平,减少对跨境医美的依赖。提升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可靠的国内医疗机构选择。建立专科医师制度,规范医疗美容医生的执业资格,确保其持证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减少因专业度不足导致的医疗风险。迭代更新光电设备,通过价格公开化、团购、折扣等方式提高服务透明度,下调玻尿酸、肉毒素等材料价格,吸引消费者在国内接受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美容服务。推动医疗美容产业国际化与区域合作,鼓励高端医美产业发展,如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外籍高水平医生独立实施项目。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医疗美容旅游经验,推动医美产业与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美容产业集群,提升我国医疗美容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减少消费者对跨境医疗美容的依赖。

(三)推动国际合作与法律协调,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跨境医疗产业链“去中介化”模式发展,参考《中国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白皮书》,明确个人信息出境的合规路径和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机制,确保企业在跨境医疗美容活动中合法合规地处理个人信息。各国政府构建跨境法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并传递各国在医疗美容领域的相关法律、典型案例和政策变动等资讯,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法规协调与认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协会(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应在跨境医疗美容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国际标准与规范的建立,通过这些组织,各国共同制定和执行医疗美容消费者保护政策,形成统一的全球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简化纠纷解决流程。建立司法协助与仲裁合作机制,为跨境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权益保护服务。推动执法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高跨境执法的效率和透明度。

数据来源:

①《打工人们的新宠:特种兵式轻医美,往返韩国首尔成潮流时尚》软荐网 2025.02.19

②《从数据看中国赴韩医美新变化》环球医美网 2025.03.05

③《赴韩跨境医美的套路与风险:让你心动又心惊的巨额消费》搜狐网 热点瞬息 2025.04.14

④《警惕韩国医美陷阱!避雷韩国医美!带你了解韩国医美的真实情况!》 非常完美网 2024.11.04

⑤《去年重庆千人赴韩整形 普通手术最少2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15.02.02

⑥《悲剧!20多岁中国女子赴韩,两周内3次抽脂手术后身亡。知乎网 昆仑虾 2024.01.19

⑦《赴韩医美:花钱变美背后的陷阱与风险》搜狐网 知识璞玉 2025.04.14

⑧《赴韩整形游调查:医疗观光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15.05.04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 1100251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40001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69号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19号

邮编:010030  

联系电话:0471-4938562

跨境医疗背后潜藏多重风险加强监管为消费者筑牢“防火墙”

信息来源:政协办
发布日期:2025-08-20 10:52:36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医疗资源的日益国际化,跨境医疗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选择。2024年,我国有约31%的中高收入人群计划出国进行医疗美容,其中选择韩国的比例显著增加①,“赴韩”医疗美容成为了跨境医疗的新潮流。根据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赴韩医疗美容的国外患者共计24.8万人,中国患者占17.7%,位居前三②。然而,在“跨境医美热”的背后,一些境外医疗美容机构资质鱼龙混杂,服务参差不齐,通过低价策略和虚假营销诱导消费者掉入陷阱、手术风险难控侵害消费者健康权益、个人信息泄露维权索赔难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跨境医疗的权益,建议建立完善的跨境医疗监管机制,斩断非法营销链条;提升我国医疗美容产业专业度和性价比,减少消费者对跨境医美的依赖;推动国际合作与法律协调,为消费者营造安全、透明、可持续的医疗环境。

二、跨境医疗的主要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虚假营销,隐藏消费升级陷阱。境外医疗美容机构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以“超低价格”、“限时折扣”等极具吸引力的营销手段吸引中国消费者,有关韩国医美的借鉴与推荐话题在小红书上有近300万的讨论,许多消费者仅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便选择跨境医疗美容,而这些信息往往被医疗美容机构夸大或虚构。不少消费者在亲身体验后表示,由于语言不通,在签订合同、了解手术方案、术后修复等方面容易受到误导,从而陷入被动局面。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利用低价项目作为吸引消费者的诱饵,其真正目的是在现场“升级”其他项目,消费者预期体验的超值服务往往变成了再追加费用的“敲门砖”③。例如,有消费者在韩国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水光注射时,被医生以扁平疣为由强行推荐额外治疗,掉入消费陷阱④。

(二)跨境手术风险难控,侵害消费者健康权益。尽管以韩国为首的跨境医疗美容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境外具有相关资格的优质医生资源稀缺,手术质量参差不齐。一名五旬中国女子赴韩整形,麻醉前医生未对其进行全身检查,衡量是否适合麻醉手术,最终因麻醉剂过量导致心脏骤停、脑死亡⑤。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在术后护理、药品供应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补救。2024年,一名中国女子赴韩抽脂,两周内接受三次手术,最终因术后护理不当伤口感染身亡⑥。一些境外医疗美容机构为了追求利润,会收取高额费用但提供廉价手术,部分地陪与医疗美容机构存在利益关联,诱导消费者选择特定项目,在手术中更换约定好的医生或护士进行“幽灵手术”,手术风险增加⑦。

(三)信息泄露侵犯隐私,法律空白维权困难。在跨境医疗美容市场中,中介扮演着重要的联络角色。选择中介时,消费者需要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银行账户等大量个人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这些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导致数据泄露,侵犯消费者隐私,引起纠纷后依靠法律维权困难。跨境医疗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包括医疗合同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侵权责任认定以及域外证据的采信等,但缺乏专门针对跨境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跨国诉讼时不仅涉及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差异,还存在管辖权争议举证难,证据采信难,诉讼成本高等问题,过程极为复杂且耗时。例如,一位赴韩整形失败的大妈在维权过程中往返两地的费用达数万元,律师建议诉讼费用至少还需准备40-50万元⑧,高昂的维权成本使患者望而却步。

三、加强跨境医疗监管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斩断非法营销链条。出台跨境医疗美容规范措施,形成完善的跨境医疗美容监督机制,防止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的发生。设立专门的跨境医疗美容监管机构,负责对跨境医疗美容机构进行资质审查、服务质量评估和投诉处理,建立并发布韩国医疗美容机构“黑名单”,为消费者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提供参考。加大打击非法跨境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的力度,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清理未在我国备案的跨境医美广告,禁止以“种草笔记”“体验分享”等形式变相推广境外低价引流项目。强制标注风险提示,配合监管部门封禁无资质中介账号,阻断互联网非法营销链条。消费者在选择跨境医疗美容时也应提高警惕,充分搜集信息,关注机构的资质、医生的执业资格以及术后服务保障情况,留存就诊证据,了解涉外医美纠纷争议解决及法律适用,不能盲目跟风网络平台推广和虚假广告宣传,避免掉入消费陷阱。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如利用专业网络平台曝光非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我国医美水平,减少对跨境医美的依赖。提升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可靠的国内医疗机构选择。建立专科医师制度,规范医疗美容医生的执业资格,确保其持证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减少因专业度不足导致的医疗风险。迭代更新光电设备,通过价格公开化、团购、折扣等方式提高服务透明度,下调玻尿酸、肉毒素等材料价格,吸引消费者在国内接受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美容服务。推动医疗美容产业国际化与区域合作,鼓励高端医美产业发展,如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外籍高水平医生独立实施项目。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医疗美容旅游经验,推动医美产业与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美容产业集群,提升我国医疗美容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减少消费者对跨境医疗美容的依赖。

(三)推动国际合作与法律协调,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跨境医疗产业链“去中介化”模式发展,参考《中国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白皮书》,明确个人信息出境的合规路径和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机制,确保企业在跨境医疗美容活动中合法合规地处理个人信息。各国政府构建跨境法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并传递各国在医疗美容领域的相关法律、典型案例和政策变动等资讯,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法规协调与认可。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协会(UNCTAD)、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应在跨境医疗美容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国际标准与规范的建立,通过这些组织,各国共同制定和执行医疗美容消费者保护政策,形成统一的全球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简化纠纷解决流程。建立司法协助与仲裁合作机制,为跨境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权益保护服务。推动执法技术创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提高跨境执法的效率和透明度。

数据来源:

①《打工人们的新宠:特种兵式轻医美,往返韩国首尔成潮流时尚》软荐网 2025.02.19

②《从数据看中国赴韩医美新变化》环球医美网 2025.03.05

③《赴韩跨境医美的套路与风险:让你心动又心惊的巨额消费》搜狐网 热点瞬息 2025.04.14

④《警惕韩国医美陷阱!避雷韩国医美!带你了解韩国医美的真实情况!》 非常完美网 2024.11.04

⑤《去年重庆千人赴韩整形 普通手术最少2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15.02.02

⑥《悲剧!20多岁中国女子赴韩,两周内3次抽脂手术后身亡。知乎网 昆仑虾 2024.01.19

⑦《赴韩医美:花钱变美背后的陷阱与风险》搜狐网 知识璞玉 2025.04.14

⑧《赴韩整形游调查:医疗观光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15.05.04